印度黑水鬼【代购微信:av666505】
印度黑水鬼与殖民记忆的幽灵
在孟买破败的达拉维贫民窟与豪华的滨海大道之间,在加尔各答殖民建筑的红砖墙缝隙里,在德里国际机场光鲜的免税店背后,游荡着一个被官方历史刻意淡忘的群体——"印度黑水鬼",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称谓,指代的是英国殖民时期为东印度公司及后续殖民政府服务的印度籍水下工作者,他们承担着港口清理、沉船打捞、水下建筑等最危险的工作,却鲜少被历史记载,这些无名劳动者的故事,构成了大英帝国"文明使命"叙事中最阴暗的注脚,也折射出后殖民时代印度社会难以愈合的创伤记忆,黑水鬼不仅是历史存在,更是一种隐喻,象征着那些被主流话语淹没的底层声音,以及殖民主义留下的隐形暴力如何持续影响着当代印度的社会结构与民众心理。
英国东印度公司自17世纪在印度立足后,迅速意识到控制港口与水道对贸易垄断的重要性,随着航运业务扩张,一个专门从事水下作业的印度人群体逐渐形成,殖民档案中零星记载显示,这些潜水员主要来自传统渔民社群,尤其是孟加拉、马德拉斯和孟买沿海地区的低种姓群体,他们凭借世代相传的潜水技能,被迫或"自愿"为殖民者服务,在没有现代潜水设备的时代,黑水鬼的工作堪称玩命——仅凭一口气潜入浑浊危险的水域,清理船底附着物、打捞沉没货物、修复码头设施,英国工程师詹姆斯·伯顿在1832年的私人信件中冷酷地写道:"本地潜水员就像可替换的零件,损失一个总有十个等着替补。"
殖民体系的残酷性在黑水鬼的生存状况中显露无遗,据加尔各答大学历史系发现的雇佣记录,一名黑水鬼的日薪仅为英国同级工人的1/15,且没有任何安全保障,1867年《印度海事年鉴》记载,仅加尔各答港每年平均有23名潜水员因减压病、溺水或被海洋生物攻击而死亡,但相关统计极不完整,更令人发指的是,为保持工作效率,殖民者常给潜水员服用含鸦片成分的药剂,使他们能够忍受长时间水下作业的痛苦,这种制度化的剥削建立在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基础上,英国殖民者将印度人视为"天生适应热带气候"的劣等种族,认为他们比白人更能忍受恶劣工作环境,人类学家安纳德·潘迪特指出:"黑水鬼的遭遇揭示了殖民现代性的核心矛盾——它既依赖本地劳动力维持运转,又系统性地贬低这些劳动的价值。"
耐人寻味的是,黑水鬼在印度独立后的公共记忆中几乎消失殆尽,新生的印度民族国家急于构建反殖民的英雄叙事,将焦点放在政治领袖和武装斗争上,而这些"不光彩"的合作者群体则被有意忽视,德里国立档案馆前主任米林德·拉纳德坦言:"我们更愿意纪念反抗英国人的织布工,而非为英国人服务的潜水员,尽管后者同样是被剥削者。"这种选择性记忆导致相关历史资料严重缺失,目前关于黑水鬼最详细的记载反而存在于英国劳埃德船级社的保险记录和东印度公司的损失清单中,历史学者苏米特·古哈研究发现,在1947-2000年间出版的327本关于印度劳工史的专著中,仅有4本简要提及水下工作者。
黑水鬼群体的消失还与其社会边缘性直接相关,他们多出身于被视为"不洁"的低种姓社群,独立后依然难以摆脱结构性歧视,加尔各答社会活动家阿比吉特·乔杜里追踪到20世纪50年代,原黑水鬼后代大多转入更卑微的行业,如人力车夫、垃圾清理工等,"他们的祖先为殖民港口奉献生命,后代却在新印度继续被排斥",这种代际传递的创伤在喀拉拉邦渔村的口述史中得到印证,老渔民卡西姆·阿里回忆:"祖父从不提为英国人潜水的事,那是家族的耻辱。"人类学者阿伦·萨尔维将这种现象称为"双重抹除"——先被殖民体制剥削,再被民族叙事遗忘。
进入21世纪,随着潜水技术的现代化,传统黑水鬼职业已基本消失,但其象征意义却在当代印度社会产生新的回响,莫迪政府推动的"印度制造"计划中,沿海经济特区的建设大量雇佣低种姓工人从事危险水下工程,工作条件与殖民时期惊人相似,2018年孟买沿海公路建设项目中,就有6名潜水员因设备简陋而丧生,社会学家拉塔·梅农指出:"种姓制度与资本主义结合,再生产着殖民式的劳动剥削。"黑水鬼的幽灵也出现在文化领域,马拉雅拉姆语电影《潜行者》(2018)首次将殖民时期潜水员故事搬上银幕,导演利乔·约瑟夫表示:"我们需要直面历史的全部复杂性,包括那些被刻意遗忘的角落。"
重新发掘黑水鬼历史对理解当代印度具有多重意义,这打破了简单的殖民者/被殖民者二元对立,揭示殖民统治如何通过收编部分本地群体来维持运转,黑水鬼的命运折射出印度独立后未能彻底解决的结构性不平等问题——种姓制度与殖民遗产相互强化,持续制造着"不可接触"的底层,这一被遮蔽的历史提醒我们,真正的去殖民化不仅是政治独立,更需要解构那些内化于社会肌理的压迫性逻辑。
在孟买海事博物馆的角落里,静静陈列着一件不起眼的展品:锈蚀的铜质潜水头盔,标签仅写着"19世纪港口设备",没有说明这是印度工人用生命操作的死亡陷阱,没有记录某个无名潜水员最后一次下潜的日期,这个沉默的头盔,恰似黑水鬼在历史中的处境——可见却不可闻,存在却不被承认,当印度在全球化时代重新定位自身时,或许需要先打捞这些沉没的记忆暗流,因为正如历史学家罗米拉·塔帕尔所言:"一个民族对待其最卑微历史的方式,决定了它走向未来的姿态。"黑水鬼的故事终将浮出水面,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叩问——独立七十五年后,印度是否真正摆脱了那些深藏水下的殖民幽灵?
